重塑体育生态,构建媒体平台新格局:咪咕升级之路开启
文 / 多杰
编 / 刘金涛
即将过去的2024年,中国体育满目丰收与回忆。
在这样一个超级体育大年,我们看到了真挚的「金牌情结」,也注意到了大众关注点的分散、情绪的多样,年轻人喜欢的话题频频成为主流……从直播间到赛场外,体育故事逐渐在传统内容呈现的基础上不断扩散、升级、演化。
这都意味着,随着大众体育内容消费的变化,中国体育媒体同样面临着时代潮流的涌动。
头部平台正在快速做出反应。11月19日,在2024咪咕生态大会·视频生态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向阳在致辞中表示, 咪咕紧扣「数字内容平台」本质,坚持「独家+第一」策略,创新「差异化+聚焦」打法,推进媒体化、社区化、智能化「三大转变」。
咪咕视讯副董事长、总经理李黎在《与热爱相拥 描绘创作无限可能》主题演讲中指出,咪咕作为兼具运营商特色和互联网特点的数字内容平台科技创新公司,积极探索内容创新与新兴生产力的融合,构建「一主两特」—— 即主打体育赛道,特色影视剧、特色纪录片为两辅赛道的内容生态, 并通过新科技驱动内容创新,新合作构建多元生态等措施,不断提升平台的影响力。
诸多升级与改变,代表着咪咕视频「体育媒体平台转型」的全新起航。
咪咕的转型,从内容开始
还记得第一次在咪咕看体育赛事的时候吗?
很多人的记忆始于2018年,此前在体育领域「默默无闻」的咪咕踌躇满志,以俄罗斯世界杯为契机,在国民的注目之中完成了一场场高质量的转播,塑造了行业中的年度事件。
自那之后,咪咕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媒体的中坚力量。在6年的时间里,标杆性地完成了两届夏奥会、一届冬奥会、一届亚运会,以及两届世界杯和两届欧洲杯等多项国际大赛的转播, 让「看体育,上咪咕」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了球迷们下意识的生活习惯。
现在,咪咕正奔赴「国内第一体育内容平台」,体育也继续承担着「内容支柱」的作用。在「拾光计划」中, 咪咕宣布围绕体育核心版权IP,邀请退役运动员、媒体人、专业机构等力量,共同开展解说合作、自制节目以及栏目共创等多种内容合作。
优秀的解说与嘉宾,不仅是信息传递与氛围的营造者,更是增强赛事吸引力、提升观众体验的关键。在现场,咪咕与邓亚萍、孙杨、张豆豆、赵丽娜、孙悦等退役运动员完成签约,未来他们将以直播解说、节目嘉宾等身份深度参与进来。
「我们不是运动员出身, 我们在职业体育理解上面和职业运动员出身的嘉宾是有比较大的距离,但是1+1能够大于2。 」解说员詹俊直言道。「能够和专业嘉宾合作,带给大家更加专业的视角、更深度的解说,对我们解说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我想跟亚萍姐一样的,我们算不上专业的,我们只是从自己职业出发,结合专业的解说来做。」此前担任咪咕节目嘉宾的孙杨表示。
近些年,「运动员+解说员」已成为直播间最豪华的组合。既有专业深度又有表达广度,带来「内行看门道」的专业性、「外行看热闹」的趣味性。在这一方面,从「解说天团」的搭建,到王濛的「我的眼睛就是尺」经典解说语录爆红网络, 咪咕已经将「解说席」这片天地发扬光大,更是打造成了平台的护城河。
咪咕内容的边界还在扩大。在2025咪咕广告招商合作伙伴大会上, 咪咕官宣英超新媒体版权合作升级,双方将在未来携手打造更多独家定制化英超足球内容 ,落地英超季前赛、球星中国行等事宜,为中国球迷创造更多近距离接触世界足坛巨星的机会;还将通过结合名宿、解说资源,挖掘俱乐部、球员背后故事,打造更多维内容,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优质观赛服务;此外,双方将在打击侵权盗播方面持续发力,共同维护版权价值。
篮球方面, 咪咕公司与中国篮球赛事合作覆盖CBA联赛、超三联赛、WCBA联赛、中国篮协主办的全量国家队热身赛等多项赛事。 此次咪咕与CBA公司基于前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针对2025—2026至2029—2030赛季CBA联赛赛事达成战略合作。同时咪咕公司与深篮体育也进一步达成战略合作,合作涵盖2024至2027年超三联赛、WCBA联赛、中国篮协主办的全量国家队赛事内容,多项赛事签约正逐步扩大咪咕的体育版权图。
在不断丰富体育内容的基础上,咪咕同样在思考如何带动更多人群参与进来,让体育内容在咪咕这片沃土中持续生根发芽,创造更多的有机连接。
让内容创作,从人覆盖到AI
如果说丰富的赛事IP吸引了亿万体育人群和泛体育用户进入咪咕,那么 对于内容生态的建设,才是积累亿万「体育人口」扎根于平台之中的深层次原因。
尤其是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体育传播的方式,赛事内容变幻着「大屏小屏」的姿态来到球迷身边,被不同的创作者演绎成多样的形式,填满了球迷碎片化时间,满足着喜好不同、年龄差异乃至生活节奏都有参差的体育群体。
这些变化,都改变了体育消费的样貌,更是对平台运营功力与内容创造力的考验。
在「集光计划」中,咪咕宣布将聚焦立体化创作者矩阵的打造,签约一批体育机构、体育专业人士、资深体育媒体人和热爱者,全年将招募5000名有影响力的创作者,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激励、流量资源」的全新扶持政策,还将拓宽商业化模式,新增付费专栏、付费直播、商业广告等多种变现模式。
此外,2025年咪咕视频将围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生活记录三大赛道,激励内容生产,帮助创作者、主播打造更多「可看、可学、可议、可传播」的优质内容。
而咪咕的内容创造力,也从「人」覆盖到「AI」。 在现场,咪咕发布「寻光计划」,展现的「仝舟」AIGC生产管线可赋能AI视频创作, 满足用户个性化创作需求,为内容生产人员提供企业级一站式端到端AIGC服务,体育IP作品《浪漫巴黎》《AI乒中国》等作品就是通过仝舟AIGC生产管线制作。
「在录制时,我们在一个完全虚拟化的演播厅和直播室,它会根据比赛内容来不同切换场景。」对此,曾担任《泳AI中国》节目嘉宾的孙杨也颇有感受, 「我希望呈现出打破传统节目录制方式,以新颖的AI的技术,让大家感受到体育赛事的魅力。」
实际上,这些平台优势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天然的资源。据悉,咪咕的体育内容覆盖超30个赛事项目,包括每年9000场次赛事直播,超过20项垂类赛事,全年365天直播+轮播+点播,每天24小时体育赛事不间断,这都是创作者们的天然养分。
可见,从内容版图到AI技术优势,从解说资源、运动员合作再到PUGC的开放性,咪咕「国内体育第一内容平台」的含金量,在轮番的大赛之后仍在不断上升。
体育行业,期待怎样的咪咕?
「背靠着中国移动庞大的移动优势,咪咕拥有10亿的移动用户,同时拥有3亿大屏用户,咪咕APP拥有5亿月活和2亿会员。」 李黎说道。
这也是咪咕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底气。不仅是线上,中国移动「1+N应用矩阵」资源中,拥有31省4600+线下营业厅和600亿+GB手机上网流量资源,可提供多元化的渠道资源和立体化的传播矩阵。
德国欧洲杯期间,咪咕进一步对线下资源的开发,通过策划《呼叫我的球搭子》这一创新自制节目,把直播搬到烟火夜宵场景,让比赛贴近球迷,用6场《呼叫我的球搭子》联动13+省的球迷,取得了空前效果。
实际上,一家体育赛事直播平台,在转型为综合性体育媒体平台的过程中, 需要从内容矩阵、技术应用、用户互动、商业模式以及品牌定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这种转型不仅是平台能力的延展,更是核心竞争力的再定义。
从这一角度看,「光计划四部曲」便聚焦到了每一个内容垂类的运营。由于赛事直播的门槛更高,所沉淀的体育用户更为硬核, 高忠诚度、付费意愿高的深度体育消费群体就聚集于此。 据咪咕数据显示,单个用户平均一个月要观看9.5场赛事。
正因此,咪咕聚集的体育用户更为精准,他们对内容质量和专业性有极高要求,同时愿意为独特、深度的体育体验买单, 而高质量体育用户,也决定着咪咕在体育内容营销层面的基础。
咪咕的此番转型与升级,对于用户而言是更好的体验与服务,但对于行业来说,则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如今的咪咕,不再是简单的体育直播平台,而有模范作用的排头兵, 为体育内容的破局与商业化开发提供新思路,让平台的内容与优势辐射到更多人,并将5G、AI等创新科技成果深入到体育产业当中,更能带动国民体育文化的进步和运动观念的提升。
而在更大的维度上,当体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大赛中整体实力的表现,那么体育媒体同样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折射——在讲好体育故事的同时,让运动精神找到更多内容载体,将体育的情绪与情感深入人心,从而推动全民体育事业,进一步提升国民运动生活。
相关阅读
最新赛程
- 12月23日 19:30 WCBA 江苏南钢女篮 vs山西竹叶青女篮
- 12月23日 19:30 WCBA 黑龙江上东女篮 vs辽宁大连体产女篮
- 12月23日 19:30 WCBA 河南豫光金铅女篮 vs江西赣星女篮
- 12月23日 19:30 WCBA 天津冠岚女篮 vs合肥文旅女篮
- 12月23日 19:35 CBA 福建晋江文旅 vs辽宁本钢
- 12月23日 19:35 CBA 浙江稠州金租 vs广州朗肽海本
- 12月23日 19:35 CBA 广东东阳光 vs宁波町渥
- 12月23日 19:35 CBA 山东高速 vs青岛国信制药
- 12月23日 19:35 CBA 天津先行者 vs北京北汽
- 12月23日 19:35 CBA 南京头排苏酒 vs浙江方兴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