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战术观察:德西为何以强负弱?凯恩吉鲁为何值得怀念?

前一阵子,德国队战败之后,有一位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大概意思是弗里克如果并不信任菲尔克鲁格,为何要将其列入世界杯大名单当中。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因为根据弗里克之前在拜仁执教的过程,包括他对菲尔克鲁格的使用习惯就能看得出来:

菲尔克鲁格就是B计划,是在首发阵容攻坚不顺时的第二办法。

三场小组赛,菲尔克鲁格总共出场66分钟,打进2球,送上1次助攻。

对于一个标准的中锋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数据了,尤其是考虑到他打进的两球,分别是逼平西班牙和锁定战胜哥斯达黎加的进球,都很关键。

而且他的助攻,也是发生在第三场对阵哥斯达黎加,助攻哈弗茨把比分扳成2-2。

所以,这是一个对德国队很重要的球员,确实应该多给一些时间,但他毕竟只是一名效力于云达不莱梅的29岁球员,职业生涯的大部分赛季的进球数都是个位数。

所以,不算很强,但对德国队很重要。

 

重要的地方,不在于他自己能如何如何,而是他能让队友变得更好。

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他让哈弗茨完成了梅开二度,从而让德国队没有在输给日本之后,继续上演耻辱。

这才是哈弗茨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为德国队前场实力出众,但比较特殊的球员,能否用好哈弗茨,很考验主教练的功底和眼界,因为你要清晰地看到,哈弗茨首先是一个不能被固定在某个位置的前场球员,其次是一个通过后上提供前锋能力,但只能是二前锋的球员。

基于这两点,教练首先要给他在位置和职责上的自由度,其次还要给他配一个前锋,不论大小都可以,但不能挤压其在外围的活动空间。

在兰帕德的手下,他被固定在前腰和边前卫时打得一塌糊涂。在弗里克的手下,他在对阵日本队时被放在了突前的位置,效果也不如穆西亚拉等人亮眼,79分钟便被菲尔克鲁格换下。

这当然都是错误的使用方法。

在图赫尔执教切尔西的头半年,哈弗茨打得非常不错,但在卢卡库到来之后,他的活动空间受到了挤压,而且他更擅长的右路也和卢卡库擅长的位置所重合,所以球员表现下滑,主帅也给了老板解雇的理由。

至于哈弗茨如今被波特放在左路,效果自然不佳,挨骂也是必然:

所以在弗里克的手下,最后一场能阶段性形成哈弗茨+菲尔克鲁格的组合,只能说是效果很好的巧合。

而这一切,或许在维尔纳无缘世界杯时就已经注定。

如果维尔纳没有受伤,他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前锋战术作用,有了维尔纳的冲击、牵制、吸引,哈弗茨就可以在外围发挥自己的能力,德国队或许并不会止步于小组赛。

但在维尔纳受伤之后,弗里克面前的难题瞬时变大。

维尔纳+哈弗茨的设想已经破产,接下来就只有三条路可走:

1. 牺牲哈弗茨,让他扮演维尔纳,为外围的穆西亚拉、穆勒和格纳布里创造空间——这是德国队在小组赛第一和第三场的首发思路。

2. 拿下哈弗茨,改为彻底的无锋阵,最大限度拔高前场的跑动能力,以此击败对手——这是德国队在小组赛第二场的首发思路。

3. 换上菲尔克鲁格,重拾德国队中锋传统——这是德国队在小组赛三场的替补思路。

 

其实,如果我们假设德国队在打一个联赛,弗里克应该可以在不断地试错当中,发现只有第三条路才是可行的。

因为虽然菲尔克鲁格实力一般,但他可以提供支点作用,从而让身后的人变得更好,上限或许不会很高,但足以保住下限。

然而,小组赛只有三场,这决定了主教练没有试错空间,尤其是第一场爆冷输给日本之后,主教练必须快速找到真正的病根,并且杀伐决断地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弗里克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第二场走上了错误的一条路,但替补登场的菲尔克鲁格拯救了他,让德国队在第三场还有晋级的可能。

之所以说是错误的道路,其实他只需要看看他曾执教的拜仁慕尼黑就可以了。

今年夏天,纳格尔斯曼送走莱万多夫斯基,并没有相应地引进中锋,而是尝试用无锋阵来包打天下,结果除了欧冠赛场尚且可看,联赛踢得磕磕绊绊,球队上下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然后,替补中锋舒波-莫廷进入首发,拜仁又回到了连胜的轨道上。

如今,舒波-莫廷不仅成为了拜仁球迷的新宠,而且还吸引了包括曼联很多球队的注意。这名喀麦隆前锋在世界杯上表现也很不错,对抗之余,还有很细腻的带球能力。

然而在过去1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的表现并不亮眼,沙尔克时期乏善可陈,在巴黎圣日耳曼也是替补而已,结果在没有中锋后的拜仁慕尼黑,成为了纳格尔斯曼的救世主。

这就是德国足球如今面临的困境:作为国内班霸级球队,虹吸效应的受益者,他们需要重用一名来自喀麦隆的中锋。

俱乐部可以靠外援解决问题,到了国家队层面,弗里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维尔纳这样在现代足球青训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前锋球员,而且进球效率还堪忧,一旦没有了他,要么看重个人能力,那就是改打无锋阵,要么看重战术作用,那就是29岁的弱队前锋菲尔克鲁格。

弗里克选择前者,结果就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弗里克尚且有情可原,毕竟菲尔克鲁格的确实力一般,不用他,信任个人能力更强的球星,能理解。

恩里克则没有任何可以推卸的地方。

有莫拉塔而不用,因为一场7-0的大胜就把唯一,而且实力出众的中锋莫拉塔按在替补席上,和德国队一样看似偶然地输给日本,最后仅靠在哥斯达黎加身上拿到的净胜球比德国队多而晋级,其实大家都会殊途同归。

于是,淘汰赛第一场便被摩洛哥送回家。

这一点,是德国和西班牙的核心问题。

桑托斯比他们稍微好一点,敢于顶住压力使用能力不强,但比C罗更能提供战术作用的贡萨洛-拉莫斯,从而迈过那场发挥失准的瑞士。

但是我们必须要说,没有中锋,或者说没有前锋,在这届世界杯上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类似的劣势,如今的四强里,摩洛哥、克罗地亚,甚至是现在的阿根廷,大家都一样。

摩洛哥,他们的单前锋恩-内斯里,实力只够做一个二前锋,而且还是在塞维利亚这样的平台上,鲍法尔,一对一能力很突出,但攻门能力不足,齐耶赫,将其看作中场球员更为合适。

克罗地亚,有实力的只是佩里西奇,但他在热刺已经退化为翼卫,其余人都只能充当战术耗材。

尤其是这两支球队的替补前锋,谢迪拉和佩特科维奇,属于有机会都抓不住的水平。

 

阿根廷这边,劳塔罗-马丁内斯有实力,但脚感现在出了很大的问题,在这届大赛基本就是维尔纳的水平:有作用,但抓不住机会。

阿尔瓦雷斯,斯卡洛尼现在基本上就是将其当耗材在用,提供跑动的同时,还要兼顾一些防守,体能槽空掉,也就到了下场的时候了。

而现在的梅西,其实也将其视为中场球员比较合适。

这三支前锋能力不足的球队进入四强的路线很清晰:重视对后场的保护。

克罗地亚的后场,格瓦迪奥尔如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打出了极高的水平,带动整条后卫线维持了相当高的水准;摩洛哥的后场,全员高大、灵活且跑动充足的同时,身前还有到处能跑到处都有用的阿姆拉巴特,如今已经进入了克洛普的法眼。

而对后场的保护,阿根廷一路走来的变化最为清晰。

首战沙特,斯卡洛尼的原有思路遭到了打击,前面进不去,后面守不住,于是在此之后,利桑德罗-马丁内斯这样矮小、跑动足,能维持与中场球员的距离,提供后卫线弹性的后卫开始得到重用,换人名额也大多使用在变阵三后卫,更换边后卫这些环节。

尤其是对阵荷兰这场,斯卡洛尼祭出三后卫,直接消耗掉了范加尔手头上最好的三张进攻牌。

所以,没有足够的前锋作用,那就请你苟住。

在本届世界杯上,苟住并不丢人,但在前锋作用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控球,还要压上,那就是自寻死路,那才会奉献丢人的剧情。

过去,这样的球队或许会在1/4决赛遭到淘汰,但如今是五换的时代,是弱队可以用五换从四后卫改成五后卫,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换上新前锋的时代。

于是,德国、西班牙在小组赛阶段就在森保一面前暴露自身软肋,西班牙、葡萄牙面对摆出五后卫的摩洛哥毫无办法。

 

别说什么强队没办法。

打澳大利亚,斯卡洛尼下半场一上来就改成五后卫;打美国,范加尔被国内名宿一通骂,照样把球权交给美国队。

斯卡洛尼、范加尔拉得下来脸,德尚靠苟住成为世界杯冠军教头,索斯盖特平时整活,一到大赛就想起三后卫思维,这一届的摩洛哥、克罗地亚就更不用多说,只是恩里克控球至死,弗里克迷信无锋,桑托斯的双边后卫都必须前插。

哪怕西班牙用后腰打后卫,哪怕德国用京多安打后腰,哪怕葡萄牙还得让佩佩掩护鲁本-迪亚斯。

都是可怜的自尊心让这些人不愿苟,更愿“赌”罢了。

而在他们的另一边,是奉献了一场漂亮对决的英格兰和法国。

正如温格所说,这是一场决赛级别的预演。两支在赛前并不被众人看好的球队,在教练和球员的努力下,重新找到了攻守平衡。

尤其是他们各自的中锋,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先行落后的情况下,凯恩以身作则,直接从乌帕梅卡诺身上连续打出了优势,带领身边的小弟向法国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迫使法国队送上了两粒点球,付出了3张黄牌的代价。

只可惜,包括凯恩两次主罚点球在内的16脚射门,没能换回足够多的进球。

而在法国队后场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吉鲁攻防两端发力,防守时站住位置,比年轻的姆巴佩更为努力,70分钟区间更是直接力扛马奎尔,多次拿下一点帮助球队打出反制,最终打进了关键的第二球。

这已经是他在本届世界杯的第四球,而在上届世界杯,他还因为没有进球遭到了不少法国球迷的揶揄和嘲笑。

在后场结构不如2018年稳固的情况下,法国队还能进军四强,重新成为争冠大热,吉鲁这四粒进球至关重要。

然而让人惋惜的是,吉鲁36岁,凯恩29岁。

这应该就是吉鲁的最后一届世界杯,而且也注定是凯恩在身体尚能支撑时的最后一届世界杯,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四年之后,两支球队都需要找到新的领军人物。

但是,谁又能保证英格兰和法国一定就能找到呢?

如果找不到,在“支点身边会踢得更为自由“的姆巴佩该怎么办?如果找不到,英格兰会不会也像德国队那样,走上无锋阵的道路?

吉鲁是幸运的,他还有两场比赛,凯恩是可惜的,他已经没有了,然而从更远的视角,英格兰和法国在过去的四年都是幸运的。

因为他们拥有吉鲁和凯恩。

 

之所以说英格兰和法国可能找不到吉鲁和凯恩的替代者,不是说中锋凋零,而是吉鲁和凯恩的成长履历极为特殊。

20岁那年,吉鲁还在法丙联赛踢球,一步步打上法甲联赛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凯恩年轻的时候,在3年间租借到过英甲、英冠联赛,直至14-15赛季才成为了热刺的稳定主力。

那个时候的英超联赛,还有着像西布朗、斯托克城这样传统英式风格极为浓厚的球队,还有着托尼-普利斯、阿勒代斯这样的传统英式教练,这样的球队甚至还可以排名英超中游,那就更不用说英格兰低级别联赛的足球是什么样子了。

正是在那时的低级别联赛效力的经历,让他们拥有了高超的对抗能力和丰富的对抗经验,才能在未来成为各自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人物。

在这其中,两人还有一定的区别。

身高体壮的吉鲁更偏向于过去的柱式中锋,但在比中卫还强的对抗能力的基础上,吉鲁的脚下技术相当出色,二者相结合,这是其最过硬最值钱的本事。

而年轻时的凯恩,风格更为全面,尤其是他还有在边路处理球的能力,这是只能在中路活动的吉鲁做不到的地方,而且凯恩的身体没有吉鲁那么强壮,但仰仗于低级别联赛效力的历史,他的对抗经验极其丰富。

 

如果你仔细看凯恩的踢球方式,在比赛中盯着看,你会发现凯恩具备南美前锋的特点:他的对抗动作不大,但很“阴险“。

注意,这是一个褒义的评价。

他有很多让对手踢得极其难受的招数,包括跳相,包括手部、肘部隐蔽的额外动作,包括争顶时在身下破坏对手的平衡,让对手在争顶后重重摔在地上。

这些动作不会招致黄牌,甚至都不见得会吃犯规,但会让对手防守起来极其难受,这显然就是在曾经粗糙的低级别联赛学到的东西,在无比糟糕的场地里收获的经验:

我可能扛不过你,但我有办法不让你好受。


关于这一点,在上赛季的北伦敦德比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注意看凯恩对抗加布里埃尔的动作,实际上在凯恩转身的时候,加布里埃尔的身位稍稍占优,他的右腿快速伸出的话,是有机会碰到球的:

然而凯恩撑起手臂,迅速施加了一个力,最后将整个身体的重心都移到了加布里埃尔的身上,直接导致后者向后摔倒,破坏球的力度和脚法都无法控制:

结果球滚到了孙兴慜的脚下。

实际上在转身过来的过程里,凯恩其实是慢了,但他很快调整思路,全程都在专注于对抗加布里埃尔,甚至没有碰球,这让这名来自巴西的后卫压力极大,最终出现了失误。

这个思路在现在的年轻前锋里是很少见的,但对于前锋来说,虽然自己没有机会射门,但制造禁区内的混乱,依然是攻方获利,而守方获利只有一个结果,将球解围。

 

在凯恩之后,英格兰还要去哪里找这样的前锋?

如今的低级别联赛,也少了很多的一对一镜头,包括对抗,也包括过人。年轻教练在这些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喜欢研制自己的体系,也喜欢设计体系里的传跑线路,也喜欢打所谓的漂亮足球。

一个俱乐部如此,整个联赛其实也是如此。

假设,热刺的青训营现在又涌现了一个新凯恩,即便你让他再按照过去的租借线路走一遍,他还能变成凯恩吗?

这一点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吉鲁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今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踢得但凡好一点,集锦被放到网上,立刻就有豪门俱乐部前来求购,放到他们看似科学、精良、“顶级“的青训学院里,但那里真的是培养球员最好的地方吗?还是抹杀全面性、可能性的起点?

像吉鲁这样20岁还在低级别联赛踢球的中锋,一步步打上顶级联赛,入选国家队,成为世界杯冠军得主,在短期的未来内,还会再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我对此不抱乐观的预期,因为更可能的还是菲尔克鲁格在本届世界杯的遭遇,主教练斟酌再三,还是决定信任那些在豪门效力,踢得更好看,数据更漂亮的球星们。

 

所以,这届世界杯的基本逻辑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想要打出好成绩,依然需要重视攻防两端,在这些地方做对最基本的事情,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攻防两端缺一头,那就请做好另一端,或许出不来成绩了,但这是不出糗的前提。如果你妄想使用什么方法逃避这个问题,比如中场打前锋,或者后腰打后卫,足球会公正地给出评价。

尤其是在弱队利用五换变得更强悍的时代,这个逻辑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然而在基本的逻辑之下,前锋的风采变得更为迷人。

有优秀的真前锋,强队才能在弱队打出五换之前,就积累出足够多的优势,甚至打出足够大的比分,从而安然越过挑战。

像吉鲁,在1/8决赛为法国队打破僵局;像凯恩,在1/8决赛为英格兰策动第一球。

另一个显著的例子则是荷兰,哪怕70分钟区间陷入0-2落后的绝境,连上两个中锋,也能在哨声吹响前再给荷兰续上一命。

哪怕荷兰连换两个中锋之后,外围的运转已经无从谈起,但曾经最传统,现在最稀缺的禁区内的压制力,依然有效。

四年之后,我们还能看到类似的一幕幕吗?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