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1日讯据《体坛周报》报道,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日前完美闭幕,各地青少年球员们借此赛事得到了全面提升。
从香河到唐山,从长春到延边,最后从于都到珠海;从夏天走到了秋天,从秋天走到了冬天,18个赛区,405支球队,9589名参赛球员、1443场比赛,5356个进球,从7月10日到11月30日,144个日日夜夜,历经风风雨雨,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完美收官。
这是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体教融合要求,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足球人才重要举措,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
这更是中国青少年自己最重要、最顶级的赛事,他们在中青赛的舞台上风雨无阻、顽强拼搏、坚强且坚韧,在这里,他们的笑声与泪水交织,光荣与梦想相映生辉。
但这仅仅只是起点,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和改革并重,唯有毅力才能铸就坚韧,唯有坚持才能拥抱长远。收官之际,中国足协副主席、赛事办公室副主任高洪波表示:“2022年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中国足球新长征的起点。”在他看来,中青赛开局完美,而中国足球的未来任重道远,但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走下去,一定能够收获金色的果实。
男子和女子U13初中组、U15初中组、U17高中组和U19大学组总计男女共8个组别的赛事,在香河、唐山、抚顺、沈阳、长春、延边、潍坊、北海、苏州、秦皇岛、漳州、内江、海埂、日照、武汉、贺州、于都、珠海等18个赛区举行。
405支球队、9589个参赛队员、1443场比赛、5356个进球,此外,各大平台单场比赛播放量少则数十万人次,多则超过300万人次。这一切数据,都创造了中国青少年赛事之最。
或许可以这么说,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已经完全实现,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已经初步展现。
整个赛事期间,从教练员、球员到球队工作人员,从赛事办公室到地方政府再到赛区所有竞赛和保障人员,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一场场鏖战之后,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山东泰山U13队小组赛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是球员缺乏比赛经验且心理波动较大,但四个月后,他们坚定又自信并最终夺冠,包括主教练汪强在内的各方人士都认为,球队简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浙江U17A队主教练西谷冬树更是表示:“这次赛事也对我们有非常高的锻炼,队员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精神方面,规则方面,教育还有技战术等等。这个比赛对我们青训教练来说非常非常棒。”
赛事规则设置也尽一切可能提升比赛质量:U13和U15组别场地缩小为90X64,大幅度提升了比赛节奏及对抗激烈程度;总决赛小组赛阶段在两节90分钟正赛之后增加第三节共计25分钟的对抗赛,让重庆足协技术总监费尔南多赞不绝口,他认为这个是自愿原则的设定应该强制举行;U19组别升降级的赛制,更强的球队彼此之间打更多的比赛,鲁能足校U19队主帅韩鹏就表示,16场比赛每一场都非常激烈,每一场锻炼价值都非常大。
足协相关部门全面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中国足协青训数字化平台,建立优秀球员数据库,形成球员成长档案,并建立长期动态选拔机制。不止球员,考察和评估还包括教练员。
球员方面,大连人的杨铭锐、清华附中的吕孟洋和邝兆镭、上海申花的吴启鹏和王子衡、浙江浙能绿城的黄国森和姜熠航、山东泰山的杨杨、成都蓉城的艾比布拉-努尔阿吉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足球运动能力。教练员方面,上海申花的陶金、山东泰山的周海滨和韩鹏,大连人的李洋也表现出色。
裁判员的表现非常出色,近1500场比赛平稳进行,没有不良反映。更需要说明的是,裁判当然不会尽善尽美,但如此平稳,充分展现了所有参赛教练员和球员对于足球的热爱和责任感,他们不执着于输赢,专注于球场,自然有了更多的包容心。
首届赛事进行了全面转播,多场重要比赛采用8机位电视级别转播标准,部分比赛则采取5-6机位轻量化转播,电视及网络全平台输出,4个多月的时间,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已经获得球迷的普遍关注,累计观看超7000万人次。
收官之际,回首征途,很多不足都值得总结:首届赛事从落地到开赛只有一个多月,筹备时间不足,原本应该进行的地方预选赛大都没有进行,很多地方组委会尚未建立,这是第二届赛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赛事时间短、规模大、赛程紧,组委会工作人员承受极大的压力,期间难免出现错漏疏忽,但总结经验和教训,新的赛季必然会全面提升。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资金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2023年第二届赛事,各地预选赛将全面开打,随着赛事规模的急剧扩大,资金问题刻不容缓,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也期待更多像蒙牛这样有责任担当更高瞻远瞩的企业参与之中,因为基数庞大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仅仅是中国足球的未来,更是中国市场的未来。
体坛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