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缺乏律师处理涉国安案件丨香港一日

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237期

谭惠珠:香港法治不靠外援律师支撑

1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谭惠珠对媒体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香港国安法作出的释法,并没有改变或增加行政长官与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权。

谭惠珠指出,此次释法只是“画公仔画出肠”,即把话说得明白一些,讲明行政长官与维护国家安全委员“应如何使用国安法的第14条及47条”。

“(行政长官)职权没有变,权力没有扩大,如果我用比较通俗的方法来解释,画公仔,这次用解释来画出肠,告诉你(国安法)第14条怎样用、第47条怎样用,没有剥夺法院(权力)去处理。处理外援律师在香港执业,这是政策上的问题,行政长官的判断是(这些律师参与案件)有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危机。”

谭惠珠提及,司法审理时不能限制对证人的盘问,因此难以预料是否会泄露涉国安信息。她表示,在港有全面执业资格的律师一旦面对此类特殊情况,香港方面尚且可以处理,至于纯外援律师,谭惠珠称“则未必能处理到”。

谭惠珠强调,香港不缺乏律师处理涉国安案件,而香港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也不是“靠外援律师支撑”。谭惠珠表示,估计全港九成半的案件都没有聘请外援律师,但这些案件并没有就成为冤假错案。

就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特区政府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2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指出,涉国安案件首先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否与国安相关”应由行政机关来判断、来决定,这点在欧美国家也是通用的。

汤家骅指出,此次释法内容显示了中央对特区的高度信任。

另一方面,汤家骅谈到,特区政府会积极考虑修订香港《法律执业者条例》,厘清海外律师来港参与处理涉国安案件的安排。他强调,不能一刀切,将此次人大释法解读为“一律禁止海外律师来港执业”。

汤家骅称,外国投资者对香港普通法制度有信心,为维护香港特色及国际形象,“不应轻易更改制度”。

金冬雁:香港疫情已本土化

港大生物医学院教授金冬雁1月2日对媒体表示,香港疫情“已本土化”,推算全港社区每日有15万至2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金冬雁称,相信争取最早于1月8日实施与内地首阶段通关的安排不会为全港医疗系统带来太大风险,“香港能够承受”。

金冬雁认为,来往两地旅客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除拦截已经感染的旅客外,也方便在确诊后“了解感染来源”,并建议内地来港旅客完成接种三针疫苗。至于口罩令何时可以放宽,金冬雁指出,冬季后可考虑逐步放宽,“可考虑先放宽户外口罩的要求”。

特区政府:含“扑热息痛”药物供应稳定

香港特区政府医管局1月2日表示,目前正值冬季服务高峰期,市民轮候急症室服务的时间较长,个别要等12小时,急诊预计在新年假期后的几日仍会继续繁忙,呼吁病情较轻市民前往私人医院求诊。

医管局指出,过去数天平均每天有约4000人次至急症室,较繁忙的公立医院,例如伊利沙伯医院、联合医院、屯门医院以及韦尔斯医院等,内科病床整体住用率达115%,个别医院甚至达到130%,入院等候时间4至8小时不等。

医管局称,会积极配合特区政府通关安排,但强调要将宝贵医疗资源留予“符合资格人士”,而非符合资格人士则要支付较多费用,并确保储备足够含有“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

当天据港媒报道,特区政府表示,全港目前有756个已注册的药剂制品含有“扑热息痛”成分,相关药物在香港整体供应维持稳定,呼吁市民毋须过量囤积。

特区政府指,一直持续监控含“扑热息痛”成分的药物在香港的供应情况,虽然目前个别品牌的产品“因在短时间内需求急增而导致供应紧张”,但其他品牌的止痛退烧药仍然供应充裕,卫生署已呼吁大型药物零售商通过张贴告示等安排,提醒购买者可选购其他同样含“扑热息痛”成分的产品。

此外,卫生署已要求本地制药商会呼吁其会员加大对含“扑热息痛”成分产品的生产力度,以满足市场的预期需求。卫生署另联络海关,建议加强在关口的宣传,提醒旅客有关携带合理自用数量药物的规定。

特区政府强调,公营医疗系统就含“扑热息痛”成分药物的备存量十分充足,并正计划加紧采购相当数量的相关药物以作储备。

香港高铁最快或明日起发售车票

据港媒报道,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田北辰1月2日透露,特区政府及港铁均已准备就绪,将提交高铁重新接载旅客的方案至中央,期望最快于1月3日开始发售车票。

田北辰称,当前特区政府及港铁公司均已就通关做好充分准备,等待中央审批落实,预期最快1月3日起重新发售高铁车票,方式与往时一样,可通过网上或现场买车票。

首阶段通车将涵盖广深港等短途范围,来往福田、深圳北、光明城、虎门、广州南等车站;第二阶段以中距离路线为主,包括连接长沙、厦门及武汉等地;第三阶段为长途线,连接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田北辰特别提到,期望高铁通车后能够直达广州东站。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