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群星耀港澳 更多运动员鲜活展示在哪里?|共同体
Vlog是更持续性的平台?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8月29日至9月2日,包括65名运动员、8名教练员在内的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 为期五天的港澳访问行程。中国健儿访港澳是自港澳回归后与内地的经典体育交流模式,自2000年以来已七次成团。
本次访问,中国运动员获得港澳市民与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期间金句频出,互动形式也屡有爆点。9月6日,第167期节目讨论运动员赛场外的个性化塑造。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北京青年报资深记者宋翔,体育大生意大湾区总监谭力文。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摘录。
新时代运动员有新表达
张闻: 连巴黎残奥会都接近尾声了,我们好像还处于巴黎奥运会的“戒断反应”中。不仅观众们仍在回味奥运激情,运动员好像也在“戒断”。今天在微博上看到贾一凡发了条很有意思的Vlog,主题是她说还想去奥运会,因为还想再去一次港澳行。8月底到9月初,一批刚结束赛场征途的内地运动员们,马上参加了一次前往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访问团。这是港澳回归后祖国怀抱后,与内地体育交流的其中一个经典项目,自2000年以来每逢奥运会后就会组织,到现在已经七次组团。这一次,大家留意到运动员自己产出了很多内容,并在访问期间以自然松弛的状态,展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就聊聊,运动员在场外状态下的个性化形象挖掘,能为运动员带来哪些成长和支持。首先请问宋老师,无论是奥运期间还是奥运之后,您做了挺多运动员专访。您怎么看待他们在赛场内外所呈现的属性变化?
宋翔: 我当了很多年体育记者,采访过的运动员数不胜数。最近几年,尤其是“00后”运动员逐渐占据体育舞台中央的时候,我越来越感受到当下运动员在表达形式方面充满新时代体育健儿的特点。采访巴黎奥运会期间,我在射击、体操、游泳、田径等项目都体会到运动员们的率真个性,他们的表达风格与“80后”运动员有不少差异。
这种表达带来的影响,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一方面是从运动员本身的情况来说,他们真的能放松下来。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还是他们完成最重要的赛事后享受新的地方的风土人情、跟不同的人见面沟通交流,他们是比较享受的。相信这也是因为他们长时间处于训练、比赛的环境下,其他类型的活动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在这种状态下,所谓的“金句”也开始出来了,通过当下的快节奏社交网络有了很好的传播。
另一方面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新一代运动员的表达方式,拉近了我们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普通老百姓对运动员的了解程度不算很高,但是在新表达方式的作用下,运动员好像变成了我们身边的邻居,或者一位很友好的陌生人,我们会感受到他们富有自己个性且接地气的一面。
冠军运动员们大拍贴纸照
图源:张雨霏微博
张闻: 我还明确感受到这次访问团的氛围与别不同。运动员日常在训练比赛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主要与教练队友一起奔着明确的目标,高度专注地备战。但港澳行给不同队伍的运动员有机会互相认识交朋友,大家好像参加夏令营,一下认识很多新朋友,收获好心情。
宋翔: 不同项目的运动员也许在训练或者其他类型活动中偶有交集,但港澳行的场景下交流能更深入,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有些有意思的互动我们在其他场景下应该看不到,例如盛李豪打羽毛球、运动员学粤语等等。这种轻松氛围、轻松效果,我们在每个四年周期里其实都比较少见。
张闻: 这次访问团还有“小组活动”模式,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分在同一个小组,例如羽毛球、乒乓球、举重、跳水的选手被分在一起,体现出的互动性应该平时也比较难得看到。
运动员场外故事传播得还不够
张闻: 这次运动员们也有才艺表演,很多观众、网友都觉得很有意思。这个环节应该也是“保留项目”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的那次访港,刘翔就好像和古巨基一起唱了《好想好想》,坐实了他唱歌爱好者的“人设”。今年这一次访问团则有盛李豪打羽毛球、游泳队唱《孤勇者》等等,造就不少网络热梗。力文,您觉得运动员这种经历是否有助于挖掘运动员更多的个人特质,从而使得经纪公司等等机构可以利用起来,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包装?
谭力文: 是的,正如刚才两位老师所说的,大家通常只能见到运动员在赛场上专注比赛的一面,场下的生活化内容要通过这次港澳行,才更清晰地展现给外界。总结起来,港澳行的互动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类。第一是专业领域内的表演,例如全红婵做跳水示范。第二是非专业领域内的竞技表演,例如各种跨界打羽毛球、乒乓球等等。第三是非体育类的表演,就像刚才主持人提到的游泳队唱歌。第四个是非表演形式的互动,包括与学生交流、参与慈善活动等。
这四种互动形式里面,前三种形式都是比较有机会为运动员带来瞬时流量的场景。这个流量如果能加以把握,就有可能沉淀为运动员的特定标签,也就是刚才主持人所说的“人设”。有了标签之后,运动员的形象推广包装就有了抓手,形成更大的推广亮点。
宋翔: 去年我采访张博恒的时候,他曾分享到自己视苏炳添为偶像,但有好几次在体育总局训练局见到“苏神”的时候,都不太好意思表达敬佩之情。我觉得这非常可惜,他们有更多近距离见面的机会,尚且没办法 真正意义上的交流。那么像访问团这种形式,就是为数不多能驱动运动员们交心的场景了。所以这样的活动对于运动员自身的体验感来说,也是非常突出的。
同时刚才大家说到运动员形象的开发,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性质,造成运动员对外展示的机会也有差异。例如射击对运动员心理、信息屏蔽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射击队对运动员免受外界干扰的保护的力度,也非常巨大。我跑射击多年,跟射击队关系不错,但是过去三年里,盛李豪、黄雨婷就是为数不多我没有专访过的运动员之一。他们分别生于2004和2006年,可以说非常年轻,射击队会在关键大赛之前尽可能地屏蔽外界对他们的干扰,甚至家人也很难直接联系到他们。
潘展乐、樊振东、盛李豪出访期间可尽情畅聊
图源:樊振东微博
这种情况下,外界自然就很难了解到运动员们的更多信息了。例如盛李豪有个趣事,他外号“干饭哥”,以前在青年队、省队的时候却习惯挑食,以致于省队教练要专门监督他吃饭添菜。这些运动员故事很有意思,但在一个保护性的环境下外界不容易了解得到,后续更多的商业价值呈现自然受影响了。
但现在有了港澳行这一类跨项目交流,很有机会产生“1+1>2”的效果,通过提炼出运动员与其他项目互动的状态,一方面是让互动各方都获得其他项目的流量的加成,另一方面表现出他们身上日常外界没那么容易发现的气质,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举个例子,孙颖莎与陈清晨私交很好。两人的结交起源于孙颖莎训练后去打羽毛球,刚好陈清晨就在身旁。之后两人经常互动,包括互相称对方“师父”“老师”,各种社交网络上的互相鼓励、夺冠约定。球员们乐在其中,球迷们也津津乐道。
同类天团难复制
张闻: 宋老师刚才的分享可以提炼出两个点。第一,像盛李豪打羽毛球之类的互动能取得那么好的传播,不是因为因为他们上热搜多从而有了天然流量,而是反而是公众对他们的了解太少,大家渴望获得更多关于优秀运动员日常的消息。第二,优秀运动员集体互动的场景比较稀缺,跨项互动、“双厨狂喜”的机会不算很多。
港澳行是很难得的国内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集体互动的场合。力文认为类似的互动能常态化,或者缩短周期吗?别让我们奥运夏天才看到,而是譬如说每年暑假就有一次?
谭力文: 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这种奥运冠军聚合汇演的活动,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难度极大。我们放眼整个国际体坛,就很难看到除了综合运动会以外优秀运动员大集合的场景。重大赛事可能会看到跨界嘉宾参与,例如其他项目的巨星去看世界杯决赛、大满贯决赛,但肯定不是很多项目的冠军级选手聚在一起,而且彼此也较难互动起来。可能在一些体育行业的颁奖礼,才有机会见到群星荟萃。不过这种场合下运动员们可能也会比较拘谨,互动频次不见得会很理想。
整体而言,常态化的冠军集合场景真的非常罕见。原因也比较好理解。运动员各有各的训练比赛日程,各个项目的运动队又有各自的赛季时间表,要把不同项目的冠军任务整合起来是很难的。就算是这次港澳行,网球金牌得主郑钦文也没机会随行,因为她马上要投入到职业赛事进程当中。在我看来,得益于中国运动人才济济,又有中国代表团这样一个集体去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加上我们国家的体制特点,才会形成这么热烈的奥运健儿访问团活动。
港澳市民争相一睹奥运健儿风采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网
张闻: 既然大规模互动难得,就只能指望运动员以个体的形式为我们带来更多周边内容。宋翔觉得运动员有可能用Vlog等形式去输出更多个人日常吗?还是它确实会影响运动员状态,可持续性不高?
宋翔: 我个人觉得,近年来运动员在社交媒体展示个人日常形象和见闻趣事方面,做得较好的是张雨霏。她的内容输出比较活跃,成绩却保持得很好。要达成运动员的更多场外精彩展示,经纪团队的成熟度、专业度还是比较重要。像游泳队、跳水队核心选手背后都有团队支持,帮他们运作相关帐号,或者整合比较有意思的信息来发布。
对于类似展示,有的项目或运动员不是很愿意,有的则态度比较开放。随着大家对运动员商业开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经验越来越丰富,类似这种创作的成熟度也在提高。例如相关主管部门、相关队伍知道什么时候要专注于训练,什么时候可以平衡商业运营的精力。游泳队和跳水队就是把巴黎奥运会之前的各种采访、广告拍摄安排在5月前,5月后就进入封闭备战的阶段了。所以我觉得主要看相关组织者的经验,以及是否有能力做好成绩和曝光方面的平衡。如果能通过运动员个性外露去创造更大的运动员商业价值,我觉得是一件好事。
从“初心”出发
张闻: 关于运动员个人形象经营,我了解到一个比较特别的国外案例。我们日常理解的运动员场内外关系,通常是运动员先在竞技层面上成名了,大家再关心他们的场外生活。但是巴黎奥运会女子跳远冠军塔拉·戴维斯、巴黎残奥会T62级400米跑步冠军亨特·伍德霍尔有自己的经验。他们是一对夫妇,2017年开始共同运营视频帐号,当时他们还是高中生。然后频道的内容逐渐从高中比赛、NCAA比赛变成奥运比赛。也就是说,他们先从默默无闻的孩子开始,通过运营社交网络变成网红,大家再跟着网红的视野看到他们走向更大的舞台。
这是否证明,经营个人形象、做视频之类不一定会影响到成绩,甚至可能带来正向反馈,激励你取得更好成绩,也帮助你退役后更顺滑地完成人生转换?
宋翔: 这个例子的背后涉及到他们切入个人运营的时机、他们训练日程安排的特点、他们的帐号成名后日常内容生产的团队架构等等因素。他们的成功与我所说的并不冲突,就是做视频、做内容运营还是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团队作为支持。
张闻: 这个例子确实比较极端,而我觉得背后的启发在于,这些内容成为了运动员成长一个更加真实的记录,例如里面有男主角驾车九小时看女主角比赛、有求婚结婚等重要时刻的分享,感染力很强。不过对于以封闭集训为主的中国运动员来说,做这一类创作可能比较难了,的确需要专业人士帮助。
戴维斯夫妇的视频频道已有近90万订阅者
图源:Tara and Hunter频道
谭力文: 今年CBA休赛期间,我采访了于德豪(延伸阅读:对话于德豪|从0到3500万播放,拍最真实Vlog还原球员AB面)。他是做Vlog较多的CBA球员之一,不少球迷也喜欢看他的生活化内容。大家从中可以了解到,于德豪在48分钟比赛以外更完整的一面:日常会做些什么?训练怎样安排?有哪些放松形式?这其实也是一个关于平衡的例子,他的Vlog更新频率和内容质量都在运动员当中比较领先,甚至有球迷说这是他们的“电子榨菜”。所以我个人认为,运动员做Vlog首先其实是一种个人态度,如果你表达欲强,你就付诸行动。要知道,运动员做自己的内容,质量有高有低,你可能因为内容好而吸引到纯粹想看内容的受众,你也可能因为内容不好而球迷不关注你的内容。所谓的运动员个人品牌运营,其实跟竞技比赛一样,都会有胜利与挫折。有时候竞技与运营的成功能互相叠加,有时候不能两全其美。做个人内容的初心是什么,我想这是运动员们做Vlog、做社交网络运营时都要想的一个问题。
张闻: 无论如何,我们都在感慨,随着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澳活动结束,一个精彩的大赛夏天终于进入尾声了。9月是新学年的开始,希望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在接下来的“学年”、接下来的人生,展现自己多样魅力的一面。感谢两位参与今天的节目讨论,下期再见。
注:本文封面图片来自张雨霏微博
相关阅读
最新赛程
- 12月23日 16:00 澳洲甲 麦克阿瑟FC vs中央海岸水手
- 12月23日 16:30 NBL(A) 墨尔本联 vs塔斯马尼亚跳蚁
- 12月23日 19:35 CBA 福建晋江文旅 vs辽宁本钢
- 12月23日 19:35 CBA 浙江稠州金租 vs广州朗肽海本
- 12月23日 19:35 CBA 广东东阳光 vs宁波町渥
- 12月23日 19:35 CBA 山东高速 vs青岛国信制药
- 12月23日 19:35 CBA 天津先行者 vs北京北汽
- 12月23日 19:35 CBA 南京头排苏酒 vs浙江方兴渡
- 12月23日 19:35 CBA 四川丰谷酒业 vs江苏肯帝亚
- 12月23日 19:35 CBA 上海久事 vs九台农商银行